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。三月是溫馨的,因為它是萌發的希望;三月也是蓬勃的,因為它是萬物生長的搏擊;三月更是長久而有意義的,因為它見證了偉大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點點滴滴。
翻開雷鋒的履歷,我看到的是一個堅定進取、自律博愛的人。面對挑戰,他迎難而上,愈戰愈勇;面對弱者,他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
今年3月5日,是毛澤東主席題詞并號召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整整60周年。歷經漫長的歲月洗禮,雷鋒精神依然是緩緩流過我們心田的一股清泉,引領著一代代青少年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,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信念的能量、大愛的胸懷、忘我的精神、進取的銳氣。作為高中生,這也正是雷鋒精神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學習雷鋒精神,就是要學習他理想遠大,信念堅定的人格魅力。
去年9月,我有幸參加了省、市《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的回信》座談會。通過學習我了解到,在青海,在我們身邊,同樣有許許多多和李培生、胡曉春一樣,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凡貢獻的好人們。無論是以無悔青春綻放滿城花香的高原播綠人張錦梅,還是37載初心不改,誓作巴塘草原擎燈人的藏族教師更松尼瑪,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,在平凡崗位上演繹著家國情懷,譜寫了踐行雷鋒精神的最美華章。
正因為擁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,雷鋒及其精神的繼任者們,始終保持著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勇往無前的干勁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,我們更要以雷鋒為榜樣,不斷錘煉自我,做到心中有信仰、腳下有力量,成為實現自我理想的第一責任人。
學習雷鋒,就是要學習他團結友愛,助人為樂的博大胸懷。
不久前,我省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獲得者王楷博,作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員,不顧自身安危,飛越7000公里遠赴土耳其,參加震后救援,這正是“團結互助、大愛無疆”雷鋒精神的最好詮釋。
正如雷鋒所說:力量從團結中來,榮譽從集體中來。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,我們與人交往時,要寬容大度,互相理解,正確看待個人得失;對待他人要滿腔熱忱,像春天般溫暖,作到誠實守信,互幫互助,用點滴小事,營造師生之間、同學之間、人與環境之間和諧共處的人文氛圍。
學習雷鋒,就是要學習他嚴于律已,刻苦鉆研的“釘子精神”。
2月28日,我省中國水利水電四局女員工田得梅被評為青海首位“大國工匠年度人物”。她所踐行的執著專注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,也正是雷鋒所奉行的“釘子精神”。
雷鋒說過,釘子有兩個好處:一個是擠勁,一個是鉆勁。我們在學習上,也要提倡這種“釘子”精神,意志堅定,從不懈怠,抓緊一切可用的時間,努力學習,刻苦鉆研,把“擠勁”和“鉆勁”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來。
學習雷鋒,就是要學習他銳意進取、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。
雷鋒曾說:“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,不做湖岸河旁之柳。我愿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,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一生。”
上周剛剛傳來喜報,湟川中學的成松秦同學,將代表中國參加2023年俄羅斯青年科學論壇。這不僅是湟川中學的榮譽,也是整個青海省高中生的榮譽。作為成松秦同學的校友,我們更應精益求精,敢于創造,緊跟時代步伐,自覺致力于各領域創新;坦然面對困難,欣然接受挑戰,以頑強的意志、不懈的努力,攻堅克難、施展才華,展現新時代高中生的風采。
“不經風雨,長不成大樹,不受百煉,難以成鋼”。真正的青春,永遠屬于那些力爭上游的人。
學業是實現理想的階梯,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。我們當以一股韌勁,排除困難,刻苦鉆研,珍惜時間,追求新知,不斷提高自己,完善自己,勇敢迎接未來的挑戰。
歷史的長河不斷變遷,雷鋒精神卻是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。唯有堅定理想信念,知責于心、擔責于身、履責于行,傳承雷鋒精神,彰顯初心本色,方能不負青春本色!(湟川中學高一(四)班 胡·澤仁旺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