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相關要求,經廣泛動員、層層推薦、嚴格把關和征求意見,現將2025年第二批“中國好人榜”候選人暨“青海好人”候選人予以公示。如有異議,可通過電話、郵件等方式于5月23日之前向省委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反映。公示時間:5月19日至5月23日,聯系電話:0971-8482565,電子郵箱:qhswmb2074@163.com。
敬業奉獻類:
祁雅瓊,女,1985年11月生,中共黨員,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小學黨支部書記、校長。她從西寧來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州,堅守高原16年,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風采和魅力,自信豁達、堅強能干。曾先后榮獲“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”“全省優秀共青團干部”等榮譽稱號。
雷發鳴,男,1969年1月生,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祁家莊村居民。青山作證,十四載寒來暑往。從鄉村教師到生態衛士,從青絲到白發,雷發鳴用一雙磨破的膠鞋、一本寫滿山情的日志,在祁連山南麓刻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誓言。病痛摧不垮他的脊梁,風雨澆不滅他的熱忱,他以山為家、以林為伴,將一個人的堅守化作千萬人的覺醒。當狍鹿重歸林海,松濤回應鄉音,這位與癌共舞的護林人,終讓蒼翠綿延成生生不息的綠色豐碑。他多次榮獲單位“優秀護林員”,2025年,獲得全省“最美生態管護員”。
潘峰,男,1980年3月生,中共黨員,山東肥城人,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第二完全小學黨支部書記、校長。26年來,他輾轉青海省囊謙縣中小學等5所學校,懷揣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,將滿腔熱血和智慧傾灑在農牧區的教育事業上,始終堅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寒牧區,從一名普通教師逐步成長為備受敬仰的校長。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育的真諦與使命。
賀喜武,男,滿族,1972年9月生,中共黨員,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。扎根高原醫療一線27年,他帶領團隊完成多項青海省首例高難度神經外科手術,填補省內技術空白;組建青海首個神經腫瘤多學科診療(MDT)團隊,推動精準醫療落地高原;年均主刀手術超百臺,救治患者近3000例,27年零責任事故。他以“白大褂當鎧甲、手術室作戰場”,用精湛醫術守護群眾生命健康,曾獲2023年青海省衛生健康委系統“優秀共產黨員”稱號。
助人為樂類:
李振德,男,1974年2月生,西部鉆探固井公司青海分公司特車司機。他在生活中極度簡樸,卻在二十余年間累計投入近百萬元,資助兩名孤兒和兩位孤寡老人。他的言語不多,卻是左鄰右舍的“貼心人”,不論誰家有困難都會主動幫忙。他用數十年如一日的愛心善舉,溫暖和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加揚,男,藏族,1985年7月生,中共黨員,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學數學教師。任教十余年來,他始終堅守班主任崗位,并廣泛發布愛心求助信息,為200多名貧困學子累計募得資助善款305.2萬元,解決了孩子們的學費與生活費難題。
誠實守信類:
馬有明,男,撒拉族,1990年8月生,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安德爾牛肉面館經營者。2024年5月12日,他在所經營的飯店發現客人丟在地上的袋子,打開后發現里面是30萬元現金,立刻妥善保管并等待失主,但一個小時后仍未有人前來詢問丟失物品,馬有明及時撥打了報警電話,最終30萬元現金完璧歸趙。
見義勇為類:
孟玉波,男,2006年5月生,青海省湟中區甘河灘鎮上營村村民。面對突然暈厥的路人,他毅然決然跪地施救,以果敢行動托起生命希望,溫暖整座城市。
冶啟林,男,1979年9月生,中共黨員,大通縣一家親超市提香面點師傅。不顧危險毅然跳進寒冷刺骨的湖水中施救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見義勇為精神,譜寫了新時代的正氣之歌。
尕布藏尼瑪,男,藏族,1993年4月生,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公安局輔警。暴雪封山時,他撕開黑夜為生命開道;絕境無援處,他以凡軀架起跨越生死的橋梁。五百公里冰途,丈量著輔警尕布藏尼瑪對生命的敬畏;七個月苦尋,鐫刻著老百姓對良知的信仰。當錦旗紅映亮高原藍,我們看見:英雄從未隱身,他們只是把警徽的光芒,化作了雪山下的萬家燈火。
孝老愛親類:
盛國斌,女,1963年4月生,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南川西路街道福祿巷北社區居民。她26年獨自悉心照料腦癱且多重殘疾的兒子,13年無怨無悔照顧年邁癱瘓的老父親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母愛的偉大,書寫著兒女的擔當。
張桂芳,女,1974年3月生,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東鄉貢巴村居民。她30年如一日始終秉持著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,用無私的愛和無盡的耐心,悉心照顧家庭中的老人和殘疾人。她用耐心和愛心,當好一家人的“勤務員”,為這個家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。